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

什么是“连中三元”?

什么是“连中三元”?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什么是“连中三元”?

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中第一名,叫“连中三元”。整个明朝只有商辂一人取得。

在我国封建时代,自隋唐以来实行的是科举取士的制度,就是规定课目,通过考试选拔人才。明以前考试的内容各代大体相同,但时间并不固定。到了明朝,考什么,什么时间考,全都程式化了。

封建统冶者也重视“人才”的培养,有一整套的建置和规定。在中央设有太学(国子监),地方的府、州、县都设有学校。在校的学生叫生员,也叫秀才。他们读的是四书五经,作业就是写诗文,对对联。朝廷规定每三年在各省首府(布政使司所在地)举行考试,叫“乡试”。初录取的叫“中举”,人们称他为举人,每次乡试的第二年,举人要到京城里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,叫“会试”。考中的人还要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、在皇宫大殿里举行的考试,叫做“殿试”。会试这一年也叫“大比之年”。

殿试根据成绩分三等录取。一甲只取三人,头名状元,二名榜眼,三名探花,赐给他们进士及第的名义;二甲叫赐进士出身,三甲叫同进士出身。二、三甲录取的名额也各有一定数量。

考取乡试第一名的叫“解元”,会试第一的叫“会元”,殿试第一的就是“状元”。谁要是在三次考试中都得了第一名,那就叫“连中三元”。连中三元是很不容易的事情,在整个明代的二百七十七年当中,只有一人取得了这个荣誉,那就是商辂。

商辂,字弘载,号素庵,是浙江淳安县人。他出身在一个比较贫穷的家庭里,他的曾祖父靠替人家护林打猎为生,在半山腰的一块大石上搭了两间草房居住。到他爷爷的时候,家境稍微好了点儿,让孩子读了几天书,因此商辂的父亲长大以后,才在县衙门里谋了个差使,和母亲一起住在淳安县城内。

商辂小时候聪明好学,沉默寡言,有志向也有一股子犟劲儿,他很爱读书,父亲也鼓励他好好学习,他在学校每年的考试(岁考)中,成绩都十分优异,名列一等,得到了淳安县令的赏识和资助。

年少得意

宣德十年(公元1435年)八月,三年一度的乡试日期临近了,二十二岁的商辂打点行装,拜别了父母,由家乡乘船沿新安江顺流而下,来到浙江首府杭州。当时浙江经济比较发达,手工业和农业都有很大发展,称为富饶之区。杭州人口稠密,手工业更是闻名中外,商业也十分繁荣,是东南的一大都会,也是经济文化的一个中心。明代初年学校有名额的限制,府学四十人,州学三十人,县学二十人。后来念书的人多了,朝廷准许扩大招生名额,以六十名为限。这些增加的学生叫做“增广生员”。他们是自费,原来享受官费待遇的那一部分学生被叫做“廪膳生员”。

看起来每个学校的学生并不多,但是,如果一个省有八个府,一个府有五个县,那么加起来生员还是不少的。那些没有上公立学校而被称做“童生”的读书人,为数就更多了。他们虽然叫童生,却不都是孩子,有青年也有长着胡子的“老童生”。政府允许他们参加乡试。不过他们先要初试,及格后才准和生员们一起入场考试,这样一来,到杭州赶考的读书人少说也有数百成千,而当时录取的限额只规定三十名(后来有所增加),竞争的激烈是可想而知的。

经过三场紧张的考试,考生在沉重、懊丧、兴奋和希望等复杂心理状态中,焦急地等待着发榜。商辂和大家一样忐忑不安。发榜那天,人山人海,挤来挤去,都争着向榜上看。商辂只一眼就看见了自己的名字,因为红榜虽然很长,可是第一个名字就是他。他中了解元,熟识的人纷纷围上来祝贺,不相识的人都望着这位风华正茂的青年,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羡慕。谁能想到乡试的最高荣誉,竞落在浙西山区这个乡巴佬的身上!

在封建社会里,尤其到了明代,特别注重科举,中了举,就登上了做官的第一阶梯,即便是考不中进士,也有资格被朝廷选派去当州县的佐贰官(二三把手或教官),能够一举成名。中了举也真热闹,鼓乐吹吹打打,街道两旁挤满了人群,商辂当然走在举子们的最前边。他们拜谒完提学使(相当于省教育厅长)及有关长官之后,才各自回家乡去。这时候,各举人所在的州县官也特别关心起后进来了,自己管辖的地方中举的人越多,就越觉得脸上光彩。不仅要给举人家送金字匾额,还要赠送厚礼,设宴庆贺,相互酬答。商辂因为中了解元,回到淳安,全县都震动了。县令比别人更神气,他得意地对别人说:“我在商辂小的时候就看出了他是个人才。”

那时候,府县衙门里专门有一帮吃考试饭的人。参加考试的生员的姓名住址他们打听得一清二楚。等到榜一贴出去,他们就领了喜报,三五成群地奔赴新中举人的家门。在当地雇上吹鼓手,把喜报往门上一贴,鞭炮一放,红旗红带墙头一挂,喇叭一吹,他们便手执木棒,一拥进门。更奇怪的是,这些人一进门就噼哩啪啦地乱砸一气,还把这种胡闹叫“打穷”,这有个讲究,叫“改换门庭”。好好的东西砸得稀烂,主人再心疼也不能阻挡。最后除了酒饭招待,开销一切应用费之外,新举人还得给每人赏金。

不过到这时候,再穷的人家也不用发愁了,马上就会有人来巴结,那些地方官和趋炎附势的富人,都会主动把钱送到举人手里。如果举人贪得无厌,很快就能变成富翁。

明朝第一人

商辂的家自然也经过了这番折腾。年少得志,他多少有点骄傲,以为解元考进士还成什么问题?便卷入了世俗的应酬之中,荒废了学业,所以在第二年会试的时候,名落孙山。这对于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,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训。本来他可以到吏部去登记候选,谋个一官半职。但是,他以不中进士为耻辱,立志要精进学业。按照规定,会试落榜的举人,根据自愿可以无条件地进国子监攻读。商辂选了这一条路,潜心致志地读起书。

商辂入学后,废寝忘食地苦读,几乎不出校门一步。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,感动了国子监祭洒(官名,相当于大学校长)李时勉。他给了商辂以鼓励和支持,特意为商辂在校内东厢房的后面找了一间非常安静的房子,让他专心读书。商辂日日夜夜地博览群书,钻研学问,练习写作,一埋头就是整整十年,终于在正统九年(公元1444年)的会试中,一举夺得了会元。这次,他没有松懈,紧接着在殿试中,又独占鳌头,夺得了状元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当他身披十字大红,帽插金花,在北京城里走马三天的时候,满城的人都来争看状元郎。商辂连中三元到处被人传扬,成为一代盛事。